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远航任务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。
"威尔士亲王"号就这样大张旗鼓地从朴次茅斯海军基地启航了。
这艘庞然大物可不是在过家家,整整6.5万吨的排水量,配备了18架顶尖的F-35B战斗机。
说真的,看到这个阵仗,怎能不让人想起英国昔日"日不落帝国"的辉煌?
现如今的英国似乎有点拿捏不准自己的分量。
这不,他们给这次行动起了个听起来就很唬人的代号——"高桅杆25"。
英国国防部还煞有介事地宣称,这是要向"印太"地区展示影响力呢。
细究起来,这分明就是在玩一出"我还是个宝宝"的戏码。
最有意思的是航母指挥官的表态,这位布莱克莫尔长官玩起了"模棱两可"的把戏。
说是航线没确定,但又暗戳戳地表示不排除穿越台湾海峡的可能。
这不就是在试探底线吗?玩的就是话术艺术。
《每日电讯报》更是添油加醋,直接甩出个震撼弹:"皇家海军准备在台湾问题上对抗中国"。
这标题一出,立马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。
说实话,这种挑衅性十足的言论,跟往火药桶里扔火柴有什么区别?
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布莱克莫尔还说自己"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航线的准备"。
这话听着霸气,实则透露着几分心虚。
毕竟,在台海这个敏感地带玩火,可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。
这种明显带有挑衅性质的军事行动,说白了就是在国际社会面前刷存在感。
不得不说,这种做法确实很符合英国近期"高调复出"的战略套路。
但是,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,这种玩火式的外交手段,真的明智吗?
就在英国这边暗戳戳地展示实力时,美国可是一点都不含糊。
瞧瞧这场声势浩大的"肩并肩-25"军演。
说实话,这规模简直堪称史诗级。
整整1.4万名军人齐聚一堂,场面那叫一个壮观。
其中美军就派出了9000多人,这阵仗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再加上5000名菲律宾军队,这仗势搞得,跟过大年似的。
选址更是别有用心,就在吕宋岛和巴拉望岛附近。
这地方离台海近得很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。
不过最有意思的是,这次军演居然吸引了20个国家参与。
日本和澳大利亚更是积极得很,二话不说就派兵参演。
欧洲、北美和南美的六个国家也凑起了热闹,作为观察员前来围观。
这阵势,说是在搞军演,怎么看都像是在办联欢晚会。
美国这招"朋友圈集结"玩得可谓是炉火纯青。
这不就是变相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吗?
说白了,就是想利用菲律宾这样的小国来牵制大国。
这种"以小制大"的把戏,美国可是玩了好几十年了。
但是说真的,这种小动作真的管用吗?
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下,这种老套路恐怕不太灵光了。
更有意思的是,这次军演恰好撞上了中美军事谈判。
这timing,妙啊,简直妙到家了。
美国这是想在谈判桌上多加几张筹码啊。
不得不说,这套组合拳打得确实很有技术含量。
但是,这种明里暗里的施压手段,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吗?
看来美国还是没有摆脱"老大哥"的思维定式。
这种仗着军事优势就想让别人俯首称臣的做法,说实话,有点太不接地气了。
面对美国这种花里胡哨的操作,中国可不是好欺负的主。
看看我们的应对,那叫一个稳准狠。
先是在南海划定了一片军事训练区域。
这一手,直接就把某些蠢蠢欲动的势力给震慑住了。
紧接着,解放军东部战区就开展了跨昼夜的联合演练。
这演练可不是在做样子,而是实打实的战斗力展示。
白天黑夜连轴转,就是要让某些人看看我们的实力。
但是中国的高明之处不仅体现在军事上。
你看,4月4日,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议在上海召开。
这个时机选得妙啊,正好给局势降降温。
双方还认真讨论了《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》的执行情况。
说白了,这就是给海空相遇定下"交通规则"。
这种规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毕竟在茫茫大海和广阔天空中,相遇是常有的事。
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矩,那还不乱成一锅粥?
不过,这场谈判也不是一帆风顺的。
台海问题就像一块硌脚的石头,时不时就要被提起来。
每当美方提出所谓的"关切"时。
中方的态度那叫一个坚定:这是我们的核心利益,不容商量。
这种既谈又练的组合拳,打得可谓是恰到好处。
既不会显得软弱可欺,又不会过分剑拔弩张。
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嘛。
用实力说话,但也不忘留下谈判的空间。
这种智慧,不得不说确实高明。
面对台海局势的风云变幻,中国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战略定力。
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和平这个问题上,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。
不管是通过军事演习展示决心,还是以外交谈判寻求共识。
这都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
而那些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。
最终只能是白费力气。
因为在捍卫国家利益这个问题上。
中国从来就没有退让的空间。